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

时间:2025-08-05 16:41:45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0篇)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许多的小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信息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小学生能健康的成长。

二、培养目标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培养,来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增强网络辨别能力。

三、培养主题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四、培养对象

学生

五、活动措施

1.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等形式向学生宣讲信息道德的发展史。

2.开展“遵守信息道德、文明使用网络”主题班会。选择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3.动员学生做“我是班级信息道德宣讲员”,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4.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家长与学校携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监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 篇2

为进一步增强校园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技能,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20xx年校园信息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学习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通过组织动员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深入宣传国家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普及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二、活动主题

信息安全为人民,信息安全靠人民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xx日

四、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师生

五、活动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普及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师生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识别和应对信息危险的基本能力。主要活动如下:

1、开展一次致学生的一封信活动从科学使用网络,从自身做起,文明上网,维护网络纯净天空,确保信息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付诸行动。

2、开展一次手抄报评选。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信息安全靠大家,人人都是信息安全宣传员”的手抄报比赛,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

3、开一次信息安全宣讲在信息安全宣传周期间,学校聘请法制领导到校,开一次网络及信息安全知识主题讲座,进一步普及信息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学生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利用LED屏滚动宣传信息安全相关内容制作电子版信息安全宣传单,滚动宣传,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5、多渠道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在学校网站和家长微信群,增加信息安全宣传知识,宣传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学校信息安全活动方案等。

六、活动要求

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举办信息安全周活动是贯彻落实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创新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活动形成声势。突出主题,注重工作实效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利用群、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将信息安全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明校园建设、维护校园稳定等工作有机结合,采取有效形式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营造校园安全上网、依法上网的良好氛围。加强协作,建立长效机制以信息安全宣传周为契机,探索建立青少年学生信息安全教育长效机制。要推动相关内容纳入新生教育、课程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完善信息安全教育工作体系,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信息道德,规范上网

二、活动背景: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生也需要接触和处理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提高搜集,辨别与整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开展学习与实践成为教师教育与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活动目标与内容:

为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代的教育需求,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网络开展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本班决定开展以“信息道德,规范上网”为主题的关于信息道德培养的演讲比赛。

四、活动对象:

xx寄宿制小学六年级二班全体学生

五、活动形式:

主题演讲比赛

六、活动地点:

六年级二班教室

七、活动时间:

12月25日晚自习

八、活动准备:

(一)资料搜集:

1、指导学生课前了解网络信息带来的正面或负面行为,以及相关真实故事及案例。

2、指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初步了解信息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二)主题班会:

1、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

2、指导学生讨论与交流,在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实践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三)确定评委老师,制定并宣布比赛评分规则。

(四)撰写演讲稿

参赛学生自愿撰写演讲稿:综合所搜集的资料以及主题班会内容撰写演讲稿。

九、演讲内容及要求:

(一)围绕“信息道德,规范上网”这一主题,探讨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道德素养,正确使用网络信息,并针对此主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脱稿演讲时间约5分钟

十、活动过程:

(一)刘某某老师发言,介绍出席活动的评委老师并说明开展本次演讲比赛的重要性及意义。

(二)班长张某某发言,宣布本次演讲比赛的规则及要求。

(三)参赛成员通过抽签形式决定演讲顺序。

(四)参赛学生发表演讲。

(五)评委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与评分。

(六)总计分数的学生计算每位选手的平均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七)评委老师宣布获奖同学并颁发奖状。

(八)班主任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 篇4

一、主题

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二、活动目标和内容

1、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学会健 ……此处隐藏4258个字……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2)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

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3)开展“安全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

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4)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 篇9

目标与内容:

1.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

2.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

3.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

4.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

5.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

6.把学生信息道德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渗透教师的言行。

对象:

1-6年学生

活动形式:

结合设计好的演示文稿,与学生开展一次“网络信息道德培养”的交流课,同时用教师日常教学、言行引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的日常养成。

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具体活动:

一、交流

1.课前任务,收集网络暴力的新闻、影视作品、宣传图画等资料。

2.小组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收集到的资料,小组讨论网络行为与礼仪,得出结论时代不断进步,信息不断发展,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做的事,在网络中会被无限扩大,因为躲在电脑、手机背后的人,自以为事,毫无底线,说话不负责任,这种人是不道德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礼仪,包括网络行为礼仪,在大数据的时代,每一个人的网络言行也都是有法可依、有律可查的。例:我校四年级一班学生某位同学,在网络学习期间,利用父亲的手机,在微信群里发表诋毁、侮辱、谩骂他人的言论,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了影响,也污染了大家学习的网络环境。

例:我校四年级一班学生某位同学,在网络学习期间,利用父亲的手机,在微信群里发表诋毁、侮辱、谩骂他人的言论,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了影响,也污染了大家学习的网络环境。

3.模拟法庭

通过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模拟法庭活动,有律师、法官、被告、原告等角色,对网络暴力案件,进行辩论。

4.影视作品欣赏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观看片段视频,师生探讨网络舆论暴力的后果,引导学生反思,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礼仪的重要性。

5.总结

结合总结、分析课前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和迁移。

二、日常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道德首先要做好示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正确使用网络开展学习与工作,引导学生注重个人隐私的注意事项、合理有效地使用互联网、知晓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等。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书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常规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 篇10

一、活动主题:

关注网络安全·遵守网络道德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情感目标:正确对待网络,不沉溺其中,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3、行为目标:学会文明上网,革除网瘾。

三、活动内容:

1、警钟长鸣:借助网络支持和电子白板演示,展示网瘾危害触目惊心的案例。

2、网瘾的危害:提出诸多负面事件,通过讨论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网隐的危害。

3、什么叫网瘾:分析网瘾的特征和判断方法,防范网络成瘾的方法。

4、未成年人上网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四、参与对象:

七年级各班

五、活动准备:

1、搜集网瘾危害的案例和计算机、网络负面影响的报道,并进行资料分类整理、制作PPT。

2、准备好计算机教室。

六、活动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

七、活动形式:

探究式

八、活动过程

(一)警钟长鸣

1、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搜索网瘾危害案例。

2、学生介绍案例。

3、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功能展示网瘾危害案例。

4、现场搜索网络危害的负面报道。由同学提出有待查询的知识点,现场搜索。

(二)网隐的危害

1、教师提出网瘾的危害,由此引发对网络负面影响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我不想走,实在是欲罢不能——对沉迷网络游戏的讨论。

(2)还我明亮的眼睛,还我健康的体魄——对损害身体健康的讨论。

(3)虚拟世界中,我是谁,你又是谁?——对网上散布谣言,网络购物骗买骗卖现象的讨论,实质是对网络道德、责任的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谈谈对网瘾危害的认识。

3、教师通过PPT归纳总结。

(三)什么是网瘾

1、学生分组讨论:网瘾的特点?怎么判断上网成瘾?如何防范于未然?

2、网络搜索。

3、小组汇报。

4、教师通过PPT归纳总结。

(四)未成年人上网指导

1、学生回答: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2、教师讲解

(1)遵守网络规则,保护自身安全。未成年人在上网时,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同时保护好自身安全。做到:①保守自己的身份秘密;②不随意回复信息;③收到垃圾邮件应立即删除;④谨慎与网上“遇见”的人见面;⑤如果在网上遇到故意伤害,应该寻求家长、老师或者自己信任的其他人帮助;⑥不做可能会对其他人的安全造成影响的活动。

(2)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提高上网效率。做到:①不漫无目的地上网。②上网前定好上网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上网中围绕目标和任务,不被中途出现的其它内容吸引;可暂时保存任务之外感兴趣的内容,待任务完成后再查看。③事先筛选上网目标,排出优先顺序。④根据完成的任务,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长度。⑤不要为了打发时间而上网。

(3)积极应对生活挫折,不在网络中逃避。未成年人要认识到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挫折要积极应对,向家长、老师和其他人请教解决办法,不在网络中逃避。

3、齐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