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计划

时间:2025-08-05 17:01:02
科普工作计划

科普工作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普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普工作计划1

我校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科教兴校,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的全面实施,学校特制订科普工作计划。

一、活动主题

“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机构

为了加强我校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成立以校长挂帅,政教处牵头,十二位老师组成的学校科技活动组委会,同时设立一名科技总辅导员,具体负责学校的科普工作。

三、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为3月至12月

3月~4月:科技活动准备,宣传发动阶段

3月~11月:学校相关活动,及参加区、市的各类科普竞赛活动。

5月:参加青浦区第四届学生科技节开幕式

五、活动内容

㈠学校活动

⑴要求“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活动,学校创特色”。学校除了积极参与市、区级活动外,还应当有一项本校的主题活动。

⑵力争做到“五个一”,即:阅读一份科技书报。参加一次科普活动,观看一场科技影视,制作一件小发明科技作品,参观一个科普教育基地。使学校90%的学生能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⑶要组建一支青少年科普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面向社区,面向校区开展科普普及及传播活动。

㈡区里活动

⑴积极参加区“环境保护主题教育”签名活动和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⑵积极参加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三模型制作系列竞赛活动。

⑶积极参加区举办的`科技老师培训工作和科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六、表彰奖励

校级科普竞赛分等第奖,此外对在科普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老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并在学校橱窗里公布,来促进学校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科普工作计划2

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增强防震避震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以期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目标,特结合学校实际制订20xx-20xx学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把防震减灾宣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始终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为创建平安和谐新校园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与祥云县地震局的合作,建立兴趣小组,培养一批防震减灾学生,并能在防震减灾知识中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3、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站,多制作地震多媒体课件,初步实现资源共享。

4、努力培养防震减灾科普小讲解员,培养他们的讲解水平和能力。

二、具体计划

1、继续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最新地震及灾情等予以及时介绍。

2、大力完善学校网站,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及时公布最新地震消息及学校科普动态,增加课件制作方面的研究。

3、以点带面,开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第二课堂,利用电视、校园广播、图书、宣传栏和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活动,进行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落实到实处。

4、每学期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组织一次防震减灾知识讲座,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图片或影片。

5、每学期举办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知识讲座、模拟演练等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普及同学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6、邀请地震局专家来我校作地震科普知识科普讲座。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学校与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主要活动结合云南近年来地震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选择在下学期有关重要纪念日进行,如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四、积极探索,善于总结。

学校要积极探索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善于总结经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一年后,对优秀学员、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推广其经验,促进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祥云县祥城镇银冠希望小学

科普工作计划3

20xx年营市街街道科普工作将在市、区各级科协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中心工作,以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内不同人群的需求,普及科学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着重提升广大居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科普队伍

继续将科普工作放在社区建设的重要位置,健全组织领导,切实形成科普工作的合力。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在原有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人员变动,适当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继续构建以各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牵头负总责,社区其他干部成员共同参与实施的科普工作机制。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在范围内建立起“街道—社区—居民”层级式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热情,壮大社区科普工作的凝聚力。进一步充实壮大“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吸引高校人才、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科普活动,提高活动的大众化、社会化程度。充分调动各社区积极性,挖掘自身人才队伍优势,搭建平台阵地,拓宽科普工作载体。

二、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

在内营造浓郁的科普宣传氛围。针对重大会议精神、决策展开学习。在中央、省市各级相关部门召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会议后,及时通过科普橱窗向广大居民开展会议精神的宣传。确保精神准确传达,同时方便居民把握最新政策方针。结合重大节假日,加大环保绿化、交通安全、防震防灾、健身防护等科普知识的宣传。在重阳节前后打造“孝道文化”主题宣传。做好“四季养生”主题科普宣传。针对四季不同的气候特征,做好健康饮食、疾病预防等养生知识的宣传。

三、突出特色,打造提升科普品牌

继续深入打造“四季科普”特色品牌。今年,我们将举办第六届“春天有个好心情”科普节、第四届“暑期科普冰爽派对”、“重阳佳节弘孝道”以及“科普之冬保安全”主题活动。 ……此处隐藏12389个字……充分体现科技未来的幻想。

(3)作品尺寸:

8开的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绘制,画幅横竖均可。

(4)作品的画种及材料不限,可以包括电脑绘画。

(5)仅限个人作品,不得抄袭。

作品数量:各中队至少推荐3幅绘画作品。

收缴时间:3月23日下午放学前。

收缴负责人:谢海燕

奖项设置:视作品的数量确定奖次。

3、观看科普电影

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组织安排:刘双全

三年级:3月23日下午

四年级:3月26日下午

五年级:3月27日下午

六年级:3月28日下午

地点:校阶梯教室

4、科学小故事演讲比赛

对象:36年级的`部分学生,各班派2名选手参赛,2名选手各选一个题材,不能相同。

上报学生名单时间:3月23日下午放学前

收缴、比赛负责人:张康

比赛时间:3月29日下午

5、外出参观

(1)组织学生去市天文台观星。

对象:46年级,每班各选派10名。

要求:参加的学生必须由家长负责接、送。

名单上报时间:3月17日下午放学前。

活动负责:谢海燕及各班主任老师

备注:

1、学生由家长送到科技馆门口,老师按班级集合整队。

1、如天气有变,时间将相应调整,另行通知。

2、班主任老师要全程陪同,并注意学生的安全。

(2)组织学生参观市气象台。

对象:13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负责:田曙光及上述年级各班主任老师。

活动时间:3月26日下午

(3)组织学生到茅岭的杨梅林参观。

对象:56年级部分学生,每班各选派3名学生参加。

活动负责:王斯馨

活动时间:3月20日

6、表彰总结会

时间:3月30日下午

地点:阶梯教室

内容:

(1)观看活动的dv录象

(2)科学小故事演讲

(3)颁奖

(4)领导讲话

场地布置:胡龙滨

张斗文

总结会主持:田曙光

科普工作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根据20xx年度工作计划中“加强气象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参与气象科普、科技活动”的要求,努力创设一种以科普知识教育为活动内容的气象科普教育的活动,以此加强公众对气象科普知识的认识,通过不定期的.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来激发公众学气象兴趣,人人都能参与科技活动。

二、主要活动内容和措施:

1、迎进来即: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月份科普宣传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节日免费开放气象台,欢迎市民、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了自动气象站和科普走廊、人工影响天气设备等,并采用幻灯片等形式给同学们讲解了气象灾害常识,以及面对自然灾害开展综合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

2、送出去即:积极加大“送出去”宣传力度,利用市“公民道德宣传日”、“市110社会联动宣传”等活动主动到市民广场、市民社区、学校等场所宣传气象灾害知识的防御和家庭如何防御雷电灾害。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三月份:

1、制定“3.23世界气象日”免费开放活动计划。

2、组织兼职气象科普员交流讲解。

3、做好活动总结。

(二)四月份:

1、实施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选定市小学、社区为对象,组织气象专家面对面为师生、居民解答气象灾害防御常识和气象科普知识

2、做好活动总结。

(三)五月份:

1、制定科普宣传周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计划。

2、组织人员到市广场摆设科普宣传展板,发放科普资料,现场解答市民家庭防雷等防灾减灾常识。

(四)十一月份:

1、参加全市“公民道德宣传日”现场宣传活动。

2、发放科普宣传资料。

科普工作计划15

一、活动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掀起社区志愿服务的新_,团中央号召全国共青团组织开展“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主题活动,面向社区居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志愿服务,使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面、参与面和受益面更大扩展。共青团云南农业大学委员会积极相应号召组织广大在校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服务社区,塑造广大青年服务社会的'美德。

二、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1、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

2、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活跃,为全市社区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提升和锻炼志愿者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能力。

4、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和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三、活动预期目标:

1、社区居民广泛关注、参与“国家历史文化”宣传活动,并支持和认可我们活动的开展。

2、通过在社区活动的开展,社区居民对奥运历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居民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3、通过组织此次活动我们志愿者得到锻炼,获得从事志愿者活动的经验。

4、活动结束后,获取相关资料包括活动总结一份,活动现场文字图片资料,志愿者心得,调查报告及社会评价等材料。

四、活动的实施:

1、社区的选择与联系。社区选(初定为xx区龙溪花园小区)以活动开展的可行性为主,尽量方便出行和活动的开展,社区选定后与社区居委会或物管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时间为五月下旬(5月25日—31日),活动负责人:王xx。

2、社会资源的争取和联系。与社会相关部门(如老年协会,从事文化研究的机构)取得联系,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如媒体、团组织等。时间为五月下旬(5月25日——6月2日),活动负责人:贾xx。

3、活动相关材料的制作筹备。活动宣传展板的制作,展板内容、宣传页资料的收集和甄选,横幅布标的制作,(注:展板包括奥运历史文化介绍的内容,布标内容为: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区)。活动负责:宣传部、学术交流部,制作时间为5月28日——31日。

4、社区活动的开展。

a.活动主题:走进社区,共建爱的家园。

b.活动方式:图片巡展;问卷调查;现场宣传页发放。

c.活动时间:5月25日—6月2日;参与人数:15人。

d.活动地点:xx区龙溪花园小区。

5、活动总结,对本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整理活动的相关资料,形成完整活动报告,时间为6月2日——6日。

《科普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